关于推荐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候选对象的通知
单位会员: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国科协 科技部 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评选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27号),中国仿真学会启动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候选对象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名额
学会可向全国创新争先奖评选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推荐个人奖候选人5名、奖牌候选团队1个,向中国科协信息科技学会联合体推荐个人奖候选人1-2名、奖牌候选团队1个。
二、推荐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政治坚定,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热爱祖国,作风廉洁,遵纪守法,具有良好学风,恪守科学道德。
(二)科技工作者或团队应于三年内在以下任一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1.疫情防控。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投身防控一线或在科研、物资生产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具有典型学习宣传事迹的科技工作者优秀代表。
2.脱贫攻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深入基层一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扶贫作出重大贡献、具有典型先进事迹的科技工作者优秀代表。
3.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取得重大原创性科学发现,提出或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开辟新方向,探索无人区,实现前沿领域领跑或突破。
4.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引领完成重大工程和装备研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国家安全挑战等取得新成果和作出新贡献;长期服务在生产服务一线岗位,具有高超技艺技能的学习型、创新型的人才。
5.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面向经济主战场,推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开发、应用、推广科技成果,形成新技术、新产业、新标准和规模化应用示范等,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基于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而进行成功的创业活动,具有显著的开拓性和原创性。
6.社会服务。开展科学普及活动,面向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科技类社会化公共服务产品,产生显著社会效益;围绕经济社会建设、科学技术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开展决策咨询,政策建议对促进发展和有关问题的解决产生显著成效或得到有关部门重视和批示;促进开放合作,在推动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特色鲜明、群众受益、社会认可,有典型学习宣传事迹。
上述工作应当主要在国内完成。
(三)获奖科技工作者应为中国籍,表彰的先进个人一般为在职;团队成员70%以上应为中国籍,其中团队负责人必须为中国籍。
(四)已获得往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个人奖(奖状或奖章)的个人不纳入本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个人奖的候选人范围。
(五)军队系统候选人和候选团队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统一推荐。
三、推荐工作要求
(一)推荐材料要真实、准确、规范,成绩和贡献要重点突出、言简意赅,避免面面俱到、空话套话。
(二)坚持面向基层和工作一线,不推荐副司局级或者相当于副司局级(含)以上的单位和个人,不推荐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处级干部人选比例不超过20%。在事业单位担任领导职务、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长年坚持在教学、科研一线并作出特殊贡献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可以按科研人员推荐。
(三)全国创新争先奖的奖章(奖状、奖牌)所有拟获奖人选和团队确定后,拟获奖人选须按干部管理权限征求干部管理、纪检监察部门意见、统一征求省级公安部门意见;拟获奖人选或团队负责人为企业负责人的,还需按照《企业负责人征求意见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四)推荐材料涉及国家秘密的,应经过保密审查,并严格按有关保密规定办理。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两个领域的候选人和候选团队可提交涉密(不超过机密级)材料;涉密推荐材料以符合保密管理要求的方式单独报送。其他领域(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的候选人和候选团队提交的材料不得涉密。
四、推荐材料报送要求
(一)电子版推荐材料
1. 《全国创新争先奖推荐书》word版1份;
2. 附件材料1套,整合成1个PDF文件,其中候选人根据《全国创新争先奖推荐书》"重要成果列表"栏提交相应证明材料,候选团队提交"主要成绩和贡献"栏涉及内容相关证明材料;
3、非涉密推荐提供推荐材料非涉密证明(保密审查部门或所在单位签章)扫描件1份;涉密推荐须注明密级并提供推荐材料保密审查证明(保密审查部门或所在单位签章)扫描件1份。
(二)材料报送要求
1、学会先进行评审确定推荐候选对象,被推荐的候选对象接到通知后按要求提交纸版材料;
注:确定成为推荐候选对象后,需提交所在单位公示材料。
2、请于2020年4月19日前将所有电子版推荐材料发至学会邮箱cassimul@vip.sina.com。
五、联系方式
1、中国仿真学会办公室
2、联系人:赵罡 刘诗璇
3、联系电话:13671391176 18611574102
附件:
1.全国创新争先奖推荐书(推荐科技工作者个人用)
2.全国创新争先奖推荐书(推荐科技工作者团队用)
中国仿真学会
2020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