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在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2022全国科技活动周——"仿真大讲堂"系列活动之第7期"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数字仿真技术"成功举办,"小鹅通"、"蔻享"、"B站"等平台实时在线观看人数近10000人次。本期"仿真大讲堂"由中国仿真学会主办,中国仿真学会制造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仿真技术产业分会联合承办。
本期"仿真大讲堂"邀请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杨卫民做报告,主持人由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付旺超担任。共有来自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中车集团、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院、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重型汽车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新乡航空工业集团、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市化学动力有限公司、天津超算中心、天河超级计算、腾讯、双星轮胎、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苏州欧普照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奇瑞汽车、福建九牧集团、金宇轮胎、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科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大连工业大学、等数百个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教授、工程师、在校研究生实时在线参加。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下,为发展高分子材料先进制造技术,北京化工大学交叉学科创新团队"英蓝实验室"围绕高端塑料制品精密模塑成型和高性能轮胎直压硫化定型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攻关,针对强非线性流变体多场耦合复杂工艺过程的数字仿真,创建了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创新研究平台,开展了从1D到3D的系列创新研究,结合数字仿真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高分子材料3D复印智能模塑成型技术。
杨院长的报告从理论构建到实证研究、从国际前沿到国家需求、从微观实验到国家战略,庞大的信息量、翔实的研究案例,充分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学术积淀和敏捷的学术思维。首先从材料成型、先进智造、现代科技进步塑造美好生活的背景讲起,通过仿真创新理论、高分子材料数字仿真技术,列举了大量的实验案例、数据、图片、视频,丰富生动、直观形象,展开了深入的阐述和展望,得到了观众们的一致认可和共鸣。报告结束后,大家踊跃提问,"热固性高分子材料如何建模?""请问基于化工大学仿真能力,目前重点承接哪类研究课题?""氢能源座位新型能源,储氢运氢现在是关键卡脖子问题,我们在这领域研究方面进展如何?孪生技术这方面运用有什么成效?""关于MEMS微机电智能传感装置的创新仿真有什么建议或研究实践?"。杨卫民院长针对相关问题分别做了专业的解答,观众可谓收获满满。
杨卫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导,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塑料加工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和世界塑料工程师学会注塑专委会主席等,带领团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科研任务。在"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与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了精密注塑成型装备、直压全电磁感应加热精密定型硫化技术、聚合物熔体微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绿色制造技术、聚合物熔体微积分层叠复合成型、3D打印与3D复印技术等研究,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新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280余件,出版著作16本,发表论文600余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15项。
"仿真大讲堂"围绕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邀请业内大咖、专家以演讲报告的形式,开展仿真先进技术交流、仿真应用案例分享、仿真技术难题解决等线上交流,促进产业发展,纾解行业痛点。
附:第七期"仿真大讲堂"获奖名单
1、 安徽理工大学 朱延松
2、 山东通佳机械有限公司 于福童
3、 北京化工大学 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