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20 14:33:17 新闻来源:中国仿真学会
中国仿真学会仿真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简介
中国仿真学会仿真技术应用专委会主要致力于推动系统仿真技术在国防军事、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教育教学等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专委会主任委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宗海教授。专委会以"发展仿真科技,促进自主创新"为重要旗帜,为国内外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教师、学生、科技工作者及广大青年才俊搭建沟通、合作的交流创新平台。目前,专委会已经聚集了仿真领域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工程师和企业高管。委员们在各个领域为仿真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不断开展工作。
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China Conference on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CCSSTA)是专委会年度学术会议,至2024年已成功举办25届,历年会议规模近百人。出版会议论文集二十余部,反映了近年来系统仿真科学与技术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领域以及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能源、国防、轻工等行业中应用的最新成果, 以及建模与仿真学、 复杂系统新领域等的最新进展。论文集为科研、设计部分和智能制造企业中系统仿真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人员以及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会议为专委会委员和参会作者提供了充分沟通仿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共享仿真领域的实践经验的重要平台,是仿真领域的重要会议。同时,专委会精心组织仿真技术前沿热点方面的多场学术报告,重点邀请相关领域成果突出的专家学者进行现场交流与成果分享。在中国仿真学会领导下,在专委会精心组织下,CCSSTA会议已经形成了能够有效促进仿真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应用以及工业和教学仿真软件融会贯通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 计算机、 通信、 控制等高科技的不断发展, 大数据、 云计算、 物联网、 车联网等高新技术正在颠覆传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幕逐渐拉开。 随着计算机技术、 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等技术取得突破性发展, "仿真" 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更加朝气蓬勃地散发出无限的青春活力。仿真技术是在控制科学、 系统科学、 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中孕育发展, 并在各行各业的实际应用中成长, 已经成为人类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方法手段。 在一些关系国家实力和安全的国防及国民经济等关键领域, 如航空航天、 信息、 生物、 材料、 能源、 先进制造、 农业、 教育、 军事、 交通、 医学等领域, 先进的仿真技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仿真科学与技术"已形成独立的知识体系, 包括由仿真建模理论、仿真系统理论和仿真应用理论构成的理论体系; 由系统、模型、计算机和应用领域专业知识综合而成的知识基础; 由基于相似原理的仿真建模, 基于整体论的网络化、 智能化、 协同化、 普适化的仿真系统设计和全系统、 全寿命周期、 全方位的仿真应用与管理思想综合而成的方法论。聚集仿真与其他行业交叉领域的专家人才,不断对这一方法论文进行完善和丰富,探索其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技术与方案,是仿真技术应用专委会的核心使命。
第六届仿真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范文慧
副主任委员:陈宗海 徐宗昌 郭晨 金炜东 张林鍹
秘书:刘博元
委员:王江云 张 安 张 健 张宏军 赵矿所 夏迎春 朱文海 陈立平 柴旭东
张 霖 黄 健 董兴辉 常天庆 孟秀云 刘载文 朱金陵
第七届仿真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陈宗海
副主任委员:范文慧 曹军海 郭 晨 金炜东 张林鍹
秘书:张陈斌
委员:
王江云 张 安 张 健 张宏军 赵矿所 夏迎春 龙鹏程 朱文海
陈立平 柴旭东 张 霖 汪建业 胡丽琴 董兴辉 常天庆 孟秀云
刘载文 朱金陵 徐 鹏 彭 靖 宋 凭
第八届仿真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陈宗海
副主任委员:范文慧 郭 晨 金炜东 张林鍹
秘书:汪玉洁
委员:汪玉洁 武 骥 王纪凯 林名强 王江云 张 安 张 健 赵矿所 夏迎春 龙鹏程
朱文海 陈立平 柴旭东 张 霖 汪建业 胡丽琴 董兴辉 孟秀云 刘载文 朱金陵
徐 鹏 彭 靖 宋 凭 刘兴涛 鲍 华 魏 伟 赖李媛君 王智灵 杨雪榕 陈琪锋
唐伟强 刘 梅 魏婧雯 白克强 刘凯龙 屈薇薇 董广忠 康 丽 魏中宝 张朝龙
王顺利 陈新泉 孟锦豪 刘永刚 潘勇军 陈 峥 秦雅琴 陈 宇 杨云斌 蔺美青
郭凤香 苗 毅 詹 磊 李国飞 卜祥伟 于丽娅 张朝龙 王顺利 陈彦敏 王 丽
雷 鸣 刘晓亮 李文博 欧阳权 田佳强 王 睿 王 志 单 纯 李华雄 梁骁俊
刘一顺 刘永刚 穆 静 许镇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