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支机构 >> 专业委员会
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
2019/4/24 10:43:08    新闻来源:中国仿真学会


中国仿真学会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简介

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Agricultura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CommitteeAMSC)是中国仿真学会的二级分会,成立于2019719日。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信息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科院及河南农业大学等国内优势单位从事农业模型与农业数据研究和应用的专家学者组成。目前,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共有委员120多人,在学科领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且以中青年专家学者居多。

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作为国内农业模型研究、农业数据及其应用领域的专业学术交流平台,在团结和组织凝聚农业建模与仿真科技工作者、加强国内外农业模型领域的合作交流与信息共享、推动我国农业建模与仿真学科的发展和农业模型的开发与应用及促进农业模型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农业科研、智慧农业与数字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

在中国仿真学会的领导和挂靠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的支持下,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协同农业模型联盟及委员单位与合作单位,在专委会组织建设、会员凝聚、科技支撑、学术会议、科学普及和开放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扩大了交流与影响,锻炼了队伍。自成立以来,专委会主办或联合主办的国际及国内农业模型相关学术会议与学术活动10余项,组织了第33届中国仿真大会"农业模型与仿真"分会场;年度"农业模型开发和应用研讨会"、"农业农村大数据大会"等学术活动云集国内农业模型及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及广大科技工作者,成为本学科领域层次最高的学术盛会;"农业系统模拟与农业气象暑期学校"已连续多年举办,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成为重要的学术交流与科学普及品牌,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还开展农业模型与农业数据标准规范的制定等工作。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在中国仿真学会年度考评中被评为优秀专业委员会。

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挂靠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专委会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资环楼2-209



第一届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周国民

副主任委员:冯利平、郑国清、曹宏鑫、席磊、张学俭、何建强

秘书:王靖

委员:于强、马韫韬、马新明、王江丽、王来刚、王娜、王雪姣、王靖、方沩、石春林、卢琨、叶子飘、代占武、冯浩、同小娟、刘园、刘飞、刘升平、刘布春、刘立波、刘永霞、刘志娟、刘建栋、刘海清、江敏、汤亮、孙志刚、孙宏勇、李世娟、李永宏、李军、李国强、李春强、李秋月、李俊、李振海、杨太明、杨晓光、吴文良、何亮、何建强、何鹏、余卫东、邹金秋、辛晓平、宋有洪、张立祯、张吴平、张建平、张晓明、张晓煜、张皓、陈佑启、陈怀亮、陈彦清、陈积山、罗卫红、金秀良、郑姗姗、房世波、房全孝、孟现勇、赵艳霞、郝兴宇、胡克林、侯英雨、姜海燕、宫志宏、贺勇、莫兴国、夏雪、柴秀娟、徐琳、徐丽君、徐硕、郭新宇、唐建昭、陶福禄、黄健熙、黄敬峰、黄耀、龚道枝、彭秀媛、葛道阔、董智强、景元书、程存刚、熊本海、熊航、熊淑萍、樊景超、黎贞发、潘志华、潘学标、薛昌颖、薛晓萍、赵锦、赵闯、陈燕丽、冯璞玉、冯跃华、聂志刚、王蕾迪、吴雨珊、熊伟、Tao Li、王健、陈先冠、迟进舒、籍延宝、李颖、梁浩、田亚芹、肖登攀、尹小刚、张朝、张娟娟、张志勇、赵俊芳、赵之淦、郑邦友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工程训练中心637室 电话:010-82317098 传真:010-82317098 
中国仿真学会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cassimul@vip.sina.com
京ICP备17016611号-1;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