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CSF
关于CSF
条例与制度
理事会
组织架构
学会年报
业界动态
业界动态
学会工作
学会工作
团体标准
政策法规
标准通知
标准申请
信息查询
分支机构
专业委员会
工作委员会
人才举荐
青年人才托举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
国际会议
CSF奖励
奖励介绍
奖励章程
通知公示
往期回顾
会员专区
学会会士
会员下载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分支机构
>> 专业委员会
虚拟技术及应用专业委员会
2017/3/20 15:55:12 新闻来源:中国仿真学会
中国仿真学会虚拟技术及应用专业委员会简介
专委会业务范围:虚拟现实与仿真基础理论研究、虚拟现实与仿真交叉技术研究、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研究与实践推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成果转化、国内外学术交流、标准规范研制、发展战略与技术咨询,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技术普及等。
品牌活动及业务:我国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和产业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仿真学会虚拟技术及应用专业委员会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专委会目前现任委员共21位,汇聚了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大批专家学者和技术骨干。多年来,专委会立足新时代科技创新要求,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根本导向,开展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包括每年举办的"中国虚拟现实大会(ChinaVR)"、"中国仿真大会分会场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定期组织"虚拟现实30年,走进VR实验室"、"XR技术产业应用"等科普交流与推广活动;设立"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产业科技服务团",健全协同创新共享机制,促进建立国内一流的仿真产业体系,推动我国仿真产业快速发展。
内涵介绍:
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中的两个重要领域,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场景。仿真技术主要用于模拟和预测物理现象、生物系统、社会现象等复杂系统的行为,而虚拟现实技术则通过融合运用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实现高度逼真、自然交互和充满想象的虚拟环境,从而在跨层级、跨尺度的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搭建起交互共融的桥梁,可视为一种新的高级仿真技术形态。
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将会进一步加速。这两者之间的结合,有望形成"虚拟仿真+"的应用模式,成为人类解构、描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新型理论武器和技术支撑,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应用,从而在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和人类社会改造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六届虚拟技术及应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沈旭昆
副主任委员:
刘越 孟庆刚
秘书:
梁晓辉
第七届虚拟技术及应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沈旭昆
副主任委员:
齐越 翁冬冬
秘书:
胡勇
委员:
淮永建 王春水 赵建军 陈
靖 程德文 雷小永
湛浩旻 霍有朝 鲁君尚 徐士彪 张凤全 刘瑞军
第八届虚拟技术及应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庞国锋
副主任委员:
胡 勇 翁冬冬 汪淼
秘书:
闫 烁
委员:
沈旭昆 齐
越 淮永建 雷小永 张凤全 刘瑞军
蔡
苏 王
珊 徐士彪 邓
卫 赵
凌 魏
记 邹
玲
周
锋 余
海 黄军建
分支机构
专业委员会
工作委员会
图片中心
更多>>
点击排行
智能仿真优化与调度专业委员会
离散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
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
机器人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
电力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
智能物联系统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
交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
航空航天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
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
仿真器专业委员会
相关链接:
政府机构
行业网站
国际网站
友情链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工程训练中心637室 电话:010-82317098 传真:010-82317098
中国仿真学会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cassimul@vip.sina.com
京ICP备17016611号-1;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