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支机构 >> 专业委员会
建模与仿真标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
2017/3/20 16:10:47    新闻来源:中国仿真学会
中国仿真学会建模与仿真标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简介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团体标准是新型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团体标准对优化标准供给结构、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建模与仿真标准化就是在仿真技术应用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建模与仿真领域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建模与仿真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的秩序和社会、军事效益。
  中国仿真学会建模与仿真标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在中国仿真学会领导下,为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指导建模与仿真团体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建模与仿真标准体系,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在建模与仿真标准化技术领域负责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咨询、继续教育与培训、科普等活动,推动建模与仿真标准化技术的发展,形成了本专委会的品牌活动"全国仿真技术学术交流会"。
专委会主要活动和业务如下:
  (一) 每年与中国仿真学会仿真方法与建模专业委员会、航空航天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仿真计算机与软件专业委员会、基于模型的体系/系统设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等分支机构共同组织召开"全国仿真技术学术交流会";
  (二) 开展建模与仿真标准化技术研究与咨询,提出建模与仿真标准化工作建议;
  (三) 负责中国仿真学会团体标准标准体系建设,以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为目标,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提出中国仿真学会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建议;
  (四) 承担中国仿真学会团体标准的立项、编制、征求意见、技术审查、复审、实施情况评估等工作;
  (五) 开展建模与仿真相关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等标准的宣贯和标准化培训工作;
  (六) 承担建模与仿真标准化领域继续教育、科普、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与评价、科研项目研究等工作;
  (七) 接受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单位委托,开展建模与仿真领域有关标准化工作;
  (八) 承担中国仿真学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一届建模与仿真标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黄柯棣
副主任委员:王积鹏 杨世荣 李革
秘书:黄健 高 晔
委员:王鹿受 向立学 葛含益 唐雪梅 张建康 毛少杰 程健庆

    王国良 刘永红 刘 金 董国才 柴旭东 李 志 杨 明 

    龚光红 李庆民 高小离 齐新战 廖 


第二届建模与仿真标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査亚兵 
副主任委员:李 革 王积鹏
秘书:段 红
委员:葛含益 张建康 毛少杰 程健庆 董国才 柴旭东 龚光红

    李庆民 齐新战 廖 瑛 胡 斌 王维民 陆志沣 张 柯 

    韩京燕 武月琴 杜大军 金小刚 刘红良 张绍宁 周 

    尹全军 雷永林 郭 刚 段 红 陈 


第三届建模与仿真标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李革
副主任委员:尹全军王积鹏 潘美华 李蔚清 王春江
秘书:谢 旭

委员:葛含益 张建康 张郭刚 程健庆 方 剑 刘满国 李庆民 胡 斌 周晓杰 陆志沣

    韩京燕 耿化品 武月琴 杜大军 金小刚 刘红良 周 进 张传富 窦克勤 许建中

    廖 瑛 雷永林 彭 勇 鞠儒生 焦 鹏 段 红 陈 彬 军 海 周军华 刘 飞 

    徐享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工程训练中心637室 电话:010-82317098 传真:010-82317098 
中国仿真学会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cassimul@vip.sina.com
京ICP备17016611号-1;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